电感器(Inductor)是一种能够存储磁场能量的电子元件,其基本特性是通过电流的变化产生磁场,并利用磁场的变化来影响电流。电感器的核心参数是电感量(Inductance),电感的测量可以分为两种情况:空载测量(理论值)和在实际电路中的测量(实际值)。以下是这两种测量方法的详细说明:
一、空载测量(理论值)
空载测量是指在电感器未接入实际电路时,单独测量其电感值。这种方法通常用于获取电感器的标称值或理论值。以下是测量步骤:
选择合适的测量仪器:可以使用RLC测量仪或带有电感测量功能的万用表。
仪器预热与校准:开启仪器并预热15-30分钟,然后进行开路和短路校准。
测量电感值步骤:
1、将电感器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测量仪器的测试夹上。
2、读取仪器显示的电感值,并记录。
3、重复测量,为了确保准确性,建议重复测量5-8次,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。
4、比较理论值与测量值,如果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差较大(如超过0.3μH),需要检查测量设备或重新测量。
二、在实际电路中的测量(实际值)
在实际电路中测量电感值时,电感器的性能会受到电路中其他元件(如电容、电阻、磁芯损耗等)的影响,因此测量结果可能与空载测量值有所不同。以下是测量步骤:
1、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:
谐振法:通过将电感器与电容器组成谐振回路,测量谐振频率,然后利用公式计算电感值。
频率响应分析法:使用频率响应分析仪测量电感器在实际电路中的阻抗特性,从而推导出电感值。
2、搭建测试电路:
将电感器接入实际电路,并确保电路处于工作状态。
3、测量与计算:
使用示波器或频率计测量谐振频率。
4、根据测量结果和已知电容值,计算电感值。
考虑寄生参数的影响:实际电路中,电感器的寄生电容和导线电阻会影响测量结果。高频电路中,这些寄生参数的影响尤为显著。
理论值与实际值的差异
寄生参数:实际电路中,电感器的寄生电容和导线电阻会导致实际值与理论值的偏差。
磁芯损耗:磁芯材料的损耗特性在高频下可能导致实际电感值减小。
测量误差:测量设备的精度和测量方法的准确性也会影响结果。
三、电感器的感值测量用到的仪器
1、RLC测量(电阻、电感、电容三种都可以测量)
2、电感测量仪
四、使用RLC测量仪,电感器的感值测量步骤
1、熟悉仪器的操作规则(使用说明)和注意事项
2、开启电源,预备15~30分钟
3、选中L档,选中测量电感量
4、把两个夹子互夹并复位清零
5、把两个夹子分别夹住电感的两端,读数值并记录电感量
6、重复步骤4和步骤5,记录测量值。要有5~8个数据
7、比较几个测量值:若相差不大(0.2uH)则取其平均值,记得电感的理论值;若相差过大()0.3uH)则重复步骤2~步骤6,直到取到电感的理论值